頭條日報:共建長者友善屋苑 實現「居家安老」願景

按照世界衞生組織及政府公佈的統計數字,香港已正式踏入「超老齡化社會」(65歲以上長者佔總人口20%)。隨着醫療技術進步,長者機能退化的速度減慢,越來越多長者有能力並且希望留在熟悉的社區內安享晚年。故此,香港不能單靠興建更多長者院舍,更需要營造社區上有利長者安老的環境、政策、資源和文化,為長者實現「居家安老」的願景。

世界衞生組織於2005年開展「全球長者友善城市計劃」,確認了在城市環境中,促進積極和健康晚年的主要元素,涵蓋八個範疇:

香港有獨特的社區和居住環境,大部分人居住於設有物業管理服務的屋苑內。當長者踏出家門的第一步,便身處業主立案法團及物管公司的管理範圍,而左鄰右里也是重要的護老資源。故此,加強住客和物業管理人員的護老意識,對推動「居家安老」至為重要。例如管理處可張貼字體較大、圖案與顏色鮮明的通告和告示,方便長者閱讀;屋苑會所可定期舉辦健康及護老知識講座,同時設置「長者健康及資訊熱點」,發放最新的長者服務資訊,並放置血壓計、體脂磅、握力計等簡便健康檢查器材,讓長者平日也能自行了解身體狀況。

上述種種做法,都是在屋苑內實踐「全球長者友善城市計劃」八大範疇中「信息交流」及「社區與健康服務」的一些例子。如果住客及物管人員皆懷着共建「長者友善屋苑」的願景,相信香港的長者便能居家安老,安享晚年。

賽馬會長者友善屋苑計劃

香港老年學會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 捐助,展開為期三年的「賽馬會長者友善屋苑計劃」,以「屋苑為本」模式,支援物業管理行業成為社區上重要護老團體,並促進社會人士關注護老需要,讓長者真正「居家安老」。

長者友善屋苑住客活動

香港老年學會誠邀全港屋苑的業主立案法團、業主委員會及屋苑會所合作,本會的社工及護士跨專業團隊,前往屋苑舉行長者友善屋苑分享、健康教育講座及檢查,費用全免。

參加方法

各業主立案法團、業委會、物業管理公司或屋苑會所的負責人可到下列網址登記合辦上述活動。首20個成功登記的屋苑,可獲本會設置「長者健康及資訊熱點」,住客亦可於活動當日獲贈精美禮品一份。

查詢電話:2775 5155
電郵:afhe@hkag.org
報名連結:bit.ly/3wfVrrd

明報專訪:2022年7月《認知障礙易走失 屋苑保安醒目施援手》

【明報專訊】「遊走」是認知障礙症中最需要關注的症狀,患者並非返老還童,也不是因為「百厭」和「唔聽話」而周圍走,而是記憶及認知功能受損,「斷片」了。

「遊走」危及患者安全,由於患者記憶力及溝通能力減退,不能解釋自己為何遊走。他們可以在毫無先兆下離開家門,令照顧者防不勝防。不過學會一些護老技巧,有助減少意外發生。

退休40年 堅持返公司請假

早前看到一則台灣新聞,一名從鐵路司機崗位退休近40年的認知障礙症(又稱腦退化症、失智症、癡呆症)長者,與家人歡度端午節期間,突然「記起」自己未請假,無論家人們怎樣解釋,他也堅持回鐵路公司請假和道歉。兒子後來陪同父親回到工作多年的車站,車務副主任了解事件後,知道這或許是老伯一輩子唯一工作,縱使退休多年且患有認知障礙症,仍把鐵路工作留在記憶深處。最終副主任十分配合地拿出請假表格給老伯簽名,完成請假手續,老伯才安然跟兒子回家去。

這次事件中,比較幸運的是老伯準備動身外出時有家人陪伴,沒有因為遊走而失蹤。在香港,我們不時從新聞或社交媒體中,看到關於認知障礙症長者失蹤的尋人呼籲,可見患者走失十分常見。

最近為一班物業管理從業員授課期間,便恰巧發生類似事件。在首天上課時,筆者提及認知障礙症的成因及患者照顧技巧,不少學員笑稱自己愈來愈無記性,問我是否認知障礙症的先兆。我向他們解釋認知障礙症與正常老化不同,患者因腦細胞病變而急劇退化及死亡,導致腦部各種功能衰退,包括認知、記憶、語言、視覺空間判斷、計算、執行及決策等多方面能力,均有不同程度喪失,令患者日常生活、行為及情緒皆受影響,亦令照顧他們的家人相當勞累和不安。

一星期後,當準備第二堂授課前,一名任職元朗區屋苑的經理級學員急不及待告訴我,上完第一課翌日,他便收到下屬緊急報告。一個搬入屋苑不足一個月的新家庭,女住客慌忙地向大廈保安員求助,表示她早上回到寫字樓後致電回家,聯絡患有認知障礙症的父親,然而他沒有接聽電話。女兒心急如焚下趕忙回家,發現父親已經不知所終。

按走失指引提問 引領求助者

屋苑保安經理得悉事件後,便想起我在課堂中教導如何處理認知障礙症長者走失,立即指示大堂保安員翻看閉路電視片段,發現老伯已離開大廈。此時經理冷靜地依照課堂所學的走失指引,教導保安員向女兒作相關提問,如老伯從哪裏搬來、以往經常前往和逗留的地方……女兒被一言提醒,猜想父親可能惦念着舊居和已離世的愛妻,於是立即打電話到屋苑附近的巴士總站求助。已有相當「尋人」經驗的巴士站長,立即跑往一輛路經老伯銅鑼灣舊居的巴士,吩咐司機不要開車,並一起找遍整個車廂,真的發現了疑似走失的老伯。

女兒收到消息後,立即趕到站長室,當見到父親安然無恙的一刻,驚恐的心情才放鬆下來,並感謝、大讚協助的物管公司職員、巴士站長和司機。他們的專業態度及多行一步,可能救了長者一命,也免除家人終身內疚和自責。

平日建關係 學辨識患者

聽完這個不幸中之大幸的事件後,我當着屋苑經理及他一眾同事面前,讚揚他學以致用,而且相當專業,在今次事件中,在各方面合作下化險為夷;我同時分享更理想的做法,所謂「上醫治未病」,如果能安排前線物管人員接受各種照顧長者技巧訓練,包括如何與長者溝通、辨識認知障礙症患者,並且在日常工作中,與長者住客及其家人建立良好關係,這班「長者友善屋苑管理員」便能夠在認知障礙症長者獨自外出時,即時作出反應,包括關心他們的去向,有需要時代為聯絡家人,甚或可以安慰和開解長者,聆聽他們「出走」的原因,紓緩他們緊張和坐立不安的情緒,這樣可大大減少認知障礙症長者遊走的風險。

「斷片」非百厭 失語普遍

毫無疑問,「遊走」是認知障礙症中最需要關注的症狀,因為會危及患者安全,加上他們記憶力及溝通能力減退,未能解釋自己為何遊走,因此可以在毫無先兆下離開家門,令照顧者防不勝防。從以上例子可見,認知障礙症長者並非因為「百厭」、「唔聽話」而選擇外出,而是記憶及認知功能受損,喪失了某部分記憶,「斷片」般相信自己仍然是以前的身分和生活於以往的地方。此外,患者失語的情况亦相當普遍,令他們迷路時不懂向人問路,路人問他們時也表達不到自己住處,當感到更為焦急慌亂時,可能會講出自己的舊住址而乘車走得更遠。

故此,社區人士包括長者的鄰居、物管從業員、公共交通業人員等,若能夠理解患者的需要和特性,學習及適當運用危機處理技巧,包括如何悉心安撫他們的情緒,認知障礙症長者因走失所帶來的危機便會減到最低,達至安居社區。

文:周靜儀(香港老年學會項目總監)、黃旭熙(香港老年學會高級經理)

愉景灣長者住客活動

賽馬會長者友善屋苑計劃團隊在今天(7月22日)再次到訪愉景彎,與「愉景灣長樂會」的六十位長者住客會員,度過一個愉快又實用的下午。
長者住客們首先參與由專業護士主持的認知障礙症講座,了解更多認知障礙症的照顧技巧和治療方法新知。之後,住客們分組參與「長者友善屋苑」焦點小組討論,透過他們親身的生活經驗獲得非常寶貴的意見,有助計劃團隊制訂更切合香港長者需要及居住環境的《長者友善屋苑量表》,推動各界共建 長者友善屋苑,讓長者能夠居家安老。我們又在活動期間設立「長者健康生活熱點」,由專業護士指導長者自行量度脈搏和血氧讀書,每位長者住客更獲送贈一個血氧計,讓長者們有多一個監察個人健康的小工具,讓健康保持最佳狀態。
我們樂意到全港不同屋苑舉辦上述 健康及護老知識講座、身體檢查 、長者健康生活熱點 及 長者友善屋苑教育及交流活動 。歡迎各大物業管理公司、屋苑會所及業主立案法團/委員會聯絡
我們查詢。電話:27755155 電郵:afhe@hkag.org

長者友善屋苑 – 導師培訓課程

賽馬會長者友善屋苑計劃團隊於6月15至22日期間,應柏齡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的邀請, 為廿多位領導及管理人員,開辦兩班各10小時的「導師培訓課程」(Train-the-trainer Course),介紹香港長者政策及服務,長者友善屋苑教育、識別正常老化、長者及家屬溝通與服務技巧、推動長者參與有意義活動等,題材廣泛豐富。當中有參加者表示完成首天課堂後,所負責之屋苑便發生認知障礙長者走失事件,幸在他的指導下,前線員工及時通知家人,並迅速找回走失長者,學以致用。
如對本計劃的培訓課程有興趣,歡迎電郵afhe@hkag.org或致電2775 5155查詢。

 

明報專訪:2022年1月 《香港老年學會:港今年或成「超老齡化社會」 建設安老社區 助長者留在熟悉環境安享晚年》

【明報專訊】根據統計處推算,香港最快會於今年成為「超老齡化社會」(滿65歲長者佔總人口逾20%);到2036年,老年人口比例將升至30%,男女預期壽命分別達85.2及90.9歲。

醫療技術進步,減慢人類機能退化的速度,更多長者有能力並且希望留在熟悉社區內安享晚年。應付人口急速老化,不能單靠興建長者院舍,更需要營造社區上有利長者安老的環境。

(明報製圖)

動筆之時,香港天氣變化很大,一周內經歷四季,就連青壯年人都不易適應。老友記因體溫調節機能減退,身體未必對氣溫升跌有適當反應,如患上腦退化症而無留意天氣報告的話,很容易忘記添衣保暖,一旦身體着涼,後果可大可小。

醒目保安阻腦退化住客走失

早前看到一段由腦退化症機構拍攝的護老教育短片。保安員看見一個衣著單薄的長者住客正準備外出,很慌張地說要接子女放學,幸好保安員在同一座頭工作多年,知道他的子女早已出身工作,便立即用上熟練的長者溝通技巧,安撫這個患有早期腦退化症長者,提議他先打電話聯絡子女,當知道他們一切安好,伯伯便放下心頭大石,返回家中休息。原來保安員角色不止是保障住客的人身和財產安全,也可作為保護長者及支援護老者的先鋒。

制訂人口老化的長遠配套,刻不容緩。按照聯合國定義,當一個地區65歲以上老年人口佔總人口逾7%,便進入了「老齡化社會」;20%以上則是「超老齡化社會」。世界衛生組織(世衛)於2005年開展「全球長者友善城市計劃」,確認在城市環境中,促進積極和健康晚年的主要元素:

1. 室外空間和建築:

乾淨、舒適及安全的綠化環境和休憩空間,以及完善和安全的行人過路設施和建築,適合長者的生活環境

2. 交通:

便利、安全及可負擔的公共交通工具,方便市民獲得醫療和社會服務,融入社區生活,享受積極晚年

3. 房屋:

提供可負擔、設計合適、安全,並與社區和社會服務有良好連繫的房屋選擇,能夠讓長者享受舒適生活,滿足不同需要

4. 社會參與:

提供多元化及可負擔的社區活動,切合長者不同興趣。長者參與休閒、社交、文化、教育或心靈方面的活動,有助他們持續融入社區生活

5. 尊重和社會包容:

尊重和社會包容是指社會對長者的態度和行為。一個包容的社會能肯定和尊重長者,並鼓勵他們積極參與社會、公民和經濟活動

6. 公民參與和就業:

為長者提供足夠就業和義務工作機會,鼓勵他們參與公民活動,退休後仍能繼續貢獻社會

7. 信息交流:

透過適時、便利及可負擔的渠道,適當地向長者發布資訊,避免長者被社會孤立

8. 社區與健康服務:

提供多元化、便利、可負擔的醫療和支援服務,對長者維持健康、獨立和積極的生活尤其重要

這8項元素不分優次,互為相連。為進一步推廣「長者友善城市」概念,世衛於2010年成立「全球長者及年齡友善城市及社區網絡」,提供平台讓世界各地城市和社區交流信息和分享經驗,互相學習。

知多啲:居家安老 由大廈管理開始

要成為「長者友善」社會,改變的不單是城市和社區等公共領域,私人領域的投入也極為重要。屋苑便是其中一個重要範疇,無論在日常管理及培訓人員時,如能把照顧長者居民視為重點,長者生活面貌會有重大改變,如:

‧管理處張貼字體較大,圖案與顏色鮮明的通告和告示,方便長者注意及閱讀

‧培訓保安員增強應對腦退化症住客防止走失的意識,例如當他們出入大廈時多加提醒及了解,需要時通知他們的家人

‧鼓勵長者住客積極參與屋苑事務,以照顧他們的需要,例如更換老化或損壞的遊樂場設施時,可諮詢及採納長者住客意見,增建適合長者鍛煉用的器械

與其他國際大城市相比,香港有獨特的社區和居住環境,大部分人居住於設有物業管理服務的屋苑或大廈內。長者踏出家門第一步,身處的環境和所接觸的工作人員,均由業主立案法團及物業管理公司負責,因此,增強業主立案法團和物業管理業者的護老意識,有助推動居家安老。

物管人員宜受護老訓練

香港老年學會於2018年起,已為1100多名物管從業員提供認證護老訓練,包括:認識高齡人士的身心需要、溝通技巧、預防跌倒、腦退化症長者行為、推輪椅技巧等。跟進調查發現,絕大多數參加訓練課程的物管從業員,在面對長者住客方面的行為、知識和態度均有改變,更有信心協助及支援長者住客及其照顧者。

香港老年學會賽馬會長者友善屋苑計劃

查詢:2775 5155

文:周靜儀(香港老年學會項目總監)、黃旭熙(香港老年學會高級經理)

原文刊於2022年1月10日《明報-Jump

明報專訪2020年12月

共建長者友善安樂窩 遠親不如大廈保安

文章日期:2020年12月14日

「近鄰」幫手——老伴走失了怎麼辦?長者在日常生活會遇到各種問題,若物業管理員工認識各種應對手法、長者溝通技巧等,可以充當「近鄰」角色,提升服務質素。(明報製圖)

【明報專訊】香港愈來愈多獨居長者或雙老共住,「朝夕相對」的好鄰居本應是重要支援,但都市化生活冲淡了鄰里互助。大廈保安員成為了支援長者安享晚年的「好鄰居」。長者友善屋苑,可讓長者在社區上多點支援,少點障礙。

相信大家一定聽過「遠親不如近鄰」,但下一句有多少人知道呢?整句諺語是:「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抵對門」。所謂「近鄰」,大家一定會想到住在附近的人,或住得較近的朋友;而「近鄰不抵對門」就是住在對面(門)的人,每日出出入入、天天相見,熟知大家生活作息,可能比不同住的親人更加了解對方的日常所需。當家中有事時,就算不揚聲,「近鄰」、「對門」也會知曉並加以幫助。

現時香港長者愈來愈多,獨居、雙老共住情况並不罕見,然而現代化都市冲淡了鄰里互助,鄰居未必是支援的好幫手;而香港的住宅大廈,無論公屋或私樓,大部分都會聘用物業管理公司,每座大廈都有保安員駐守,他們頓成了支援長者安享晚年的「好鄰居」。

個案:活用護老技巧 化解走失危機

陳婆婆患有認知障礙症,因為記性不好,丈夫陳伯通常寸步不離,出入都緊緊拖着太太。二人經常手牽手到屋苑會所圖書館,可謂羨煞旁人。「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本是一件浪漫事,但兩老共住少不免面對照顧上的問題,特別是長者晚年面對不同疾病或認知障礙,需要更多協助。親朋擔心陳伯的護老壓力,建議將婆婆送到老人院,可是陳伯總會有禮貌地回應:「結婚幾十年,相依為命幾十年,自己有能力都想繼續照顧到她百年歸老,到老人院恐怕她不習慣呢!」

安撫老伯 助尋婆婆

一天,兩個長者如常去會所,到圖書館時陳伯發現忘記帶眼鏡。由家到圖書館只需5分鐘,他叮囑婆婆留在會所等他,急忙回家取眼鏡。可是,陳婆婆一眨眼便忘記了,焦急地四處找陳伯,害怕被拋棄,又忘記自己身在何處,急忙中漸漸走離了會所。當陳伯回到會所時,發現陳婆婆不見了,如熱鍋上螞蟻,尋遍了整個會所。

屋苑保安員看到住客陳伯來回奔走,主動上前了解。陳伯當時已激動流淚,保安員的關心有如及時雨。保安員安撫陳伯後,即時透過無線電通訊向所有同事講述事件及請求協助。因為伯伯情緒仍然激動,保安員幫助伯伯整理思緒,了解婆婆當日衣著及特徵,管理處立即指示不同崗位保安同事留意陳婆婆行蹤。控制室同時翻查閉路電視,追蹤陳婆婆走向,派人在附近找尋,各司其職務求盡快找回走失住客。

經追查後,原來陳婆婆乘電梯去了商場,商場接待員立即尋找,終在商場禮賓處找到她。陳婆婆當時情緒混亂及受驚,幸好保安員接受過老年學會的護老訓練,幫助她冷靜下來,最後順利與陳伯會合。

文:陳少玲(香港老年學會項目總監)

編輯:蔡曉彤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health.mingpa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https://ol.mingpao.com/ldy/cultureleisure/culture/20201214/1607884357899/%E5%85%B1%
E5%BB%BA%E9%95%B7%E8%80%85%E5%8F%8B%E5%96%84%E5%AE%89%E6%A
8%82%E7%AA%A9-%E9%81%A0%E8%A6%AA%E4%B8%8D%E5%A6%82%E5%A4%A7
%E5%BB%88%E4%BF%9D%E5%AE%89

2019-2020年度全港優秀護老者頒獎禮相片分享

屋苑物業管理員

信和物業管理有限公司 (楊炳成, 鄭家舜, 畢慧儀, 許梨苓, 劉紹明, 鍾傑煒)

 

富城物業管理有限公司 (鄧頴茵)

 

愉景灣服務管理有限公司 (梁婉婷, 陳姵因)

 

樂頤居 (陳奕如)

 

 

安老服務界從業員

松齡護老院集團 (伍嘉偉, 老玉嫻)

 

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護養院 (呂達娜)

 

善頤(大華) 護老院 (林淑嫻)

 

 

護老家傭

Nurul

 

家庭護老者

李妙玲, 吳德華

 

馮德成

 

馮淑貞

 

何笑芬

 

黎滿嫦

 

謝麗媛, 彭秀群

2019-2020年度「全港優秀護老者選舉及嘉許禮」安排

鑑於近日新冠狀病毒疫情漸趨嚴峻,政府為此推行多項防疫措施以控制疫情(包括限聚令),亦因顧及嘉賓及參加者健康著想,本會決定取消原訂於2020年8月7日(星期五)舉行的「2019-2020年度全港優秀護老者嘉許禮」的安排。有關領獎安排,本會將於稍後時間個別聯絡得獎者。